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进一步加大“非典”时期查处力度防止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紧急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4:36:34  浏览:987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大“非典”时期查处力度防止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紧急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关于进一步加大“非典”时期查处力度防止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紧急通知


特急 环明传[200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自我局印发《关于防止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的紧急通知》(环办函[2003]143号)以来,各级环保部门积极行动,认真落实有关要求,采取了一些措施,为防止重大污染事故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但近期,因偷排不达标污水引发跨省界污染事件仍有发生,如:黄河甘肃兰州与宁夏边界油污染,黄河河南省三门峡市因上游突排超标氨氮废水造成死鱼,以及北京与河北廊坊边界水污染等,造成了不良影响。当前,全国一些地区抗击“非典”形势严峻,各级环保部门要一手抓好抗击“非典”时期医院废水和医疗废物处理情况的监管,一手抓好防止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贯彻总局环办函[2003]143号文件的精神,高度重视抗击“非典”时期和汛前枯水期防止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严防抗击“非典”时期发生重大污染事故。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二○○三年五月三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中较大数额罚款标准规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中较大数额罚款标准规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83号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中较大数额罚款标准规定》,已经2007年12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向巴平措

二○○八年一月四日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中较大数额罚款标准规定


  为了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保障行政相对人要求听证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将自治区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中“较大数额罚款”标准规定如下:
  一、对公民处以1000元(含1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含10000元)以上罚款属于“较大数额罚款”。
  二、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中“较大数额罚款”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安徽省整顿小煤矿恢复生产验收标准

安徽省煤炭工业局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安徽省环境保护局


安徽省整顿小煤矿恢复生产验收标准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全省煤矿的安全整治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1〕68号)的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镇煤矿管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及《煤矿安全规程》(包括《小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小煤矿整顿验收恢复生产总的要求是:矿井通风,以及防瓦斯、防煤尘、防火(以下简称 “一通三防”)等安全设施的建设符合规定要求;安全生产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矿长具备安全专业知识,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有职业资格证书;矿井开采符合环保要求,排放污染物达到环保标准;资源利用合理,矿业秩序良好。

二、矿井装备与技术规定

  第三条 矿井通风系统独立、完整、可靠。井下没有违反(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

  第四条 矿井采用主要扇风机通风。矿井和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各种有害气体不超过《规程》的规定。井下没有无风、微风作业现象。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不发生循环风。局部通风使用直径不小于300mm的阻燃抗静电风筒。

  第五条 高瓦斯矿井制定了有效的治理措施。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工作地点中的电气设备,装有风电闭锁装置,并在工作面安设了瓦斯报警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经过市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的防实措施,做到“四位一体”管理,且掘进工作面装设了风电瓦斯闭锁装置。“

  第六条 矿井按《规程》规定制定了防灭火措施。自然发火矿井采取了有效的防止煤层自燃的措施。

  第七条 “一通三防”人员充足,矿井安全仪器仪表齐全、完好。

  第八条 井下各作业地点及主要转载点有防尘措施。岩石、半煤岩掘进工作面无干打眼现象。井下无煤尘飞扬、堆积。

  第九条 提升人贝绞车和按规定可以通行人员井筒的提升绞车,选型合理,保护装置齐全。升降人员使用了专用的提升容器。

  第十条 立井井口有阻车器、罐帘、安全门。上下井口提升、运输声光信号齐全。斜巷运输有 “一坡三挡”。

  第十一条 矿井有双供电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能满足安全需要。

  第十二条 没有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井下电气三大保护(过流、接地、检漏)装置齐全、可靠。

  第十三条 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及器材、防护用品和安全检测仪器符合(规程》规定。

  第十四条 使用的矿灯合格完好。矿灯盏数能满足生产需要,并实行了集中管理。

  第十五条 地面设施按(规程)规定设立了避雷装置。

  第十六条 井下供电使用了合格的矿用阻燃电缆,接线无“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没有明电照明、明闸刀供电。

  第十七条 井下水仓容积、矿井排水能力符合(规程)规定。

  第十八条 矿井和回采工作面至少有两个能使人员通行到地面的安全出口。

  第十九条 条井下支护质量符合《规程)规定。裸体巷道已制定安全措施并报县煤炭管理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 矿井使用符合(规程》规定的火工品。使用了矿用防爆型放炮器,没有明火放炮,放炮母线符合(规程)规定,放炮使用水炮泥。

  第二十一条 放炮员配备了便携式瓦检仪,实行了“一炮三检”制度。

  第二十二条 矿井水文地质情况清楚,各种保护煤柱符合设计要求。受水害威胁的矿井按(规程)规定采取了有效安全防范措施。

  第二十三条 井上下、矿内夕阳度通讯畅通。

三、矿并安全管理

  第二十四条 矿井有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依法取得了资格证。

  第二十五条 矿井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落实到位,设置了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安全检查人员。

  第二十六条 矿井有完善的安全整治方案(包括组织领导、整治内容、整治措施、资金计划。责任人)。

  第二十七条 矿井制定了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第二十八条 有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和通风系统图。

  第二十九条 矿井编制、建立和执行了下列规章制度:

  (一)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

  (二)分工种技术操作规程;

  (三)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四)设备管理及维修制度;

  (五)安全检查、安全活动日和事故分析处理及报告制度;

  (六)各级负责人和各工种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

  (七)交接班制度;

  (八)安全生产和违章作业的奖惩制度。

  第三十条 有经过批准的矿期以相抢暗访案。

  第三十一条 非正规开采的回采工作面制定了安全措施,并经县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

  第三十二条 矿井采掘工作面按作业规程规定及时支护,无空顶作业现象,并执行了敲帮问顶制度。

  第三十三条 井下无瓦斯积聚和超限作业现象。井下盲巷得到及时管理。

  第三十四条 矿井按《规程》的规定,建立了测风、瓦斯检查和通风设施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各种通风报表齐全、准确,并按《规程》规定报矿长、技术负责人审阅。

  第三十五条 矿井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了火工品使用管理制度。

  第三十六条 未经国家煤炭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在水体下、防洪堤坝后翻加重要的公路、桥梁下、重要建筑物下等国家禁止的范围内开采煤炭。

  第三十七条 煤矿与附近的救护队签订了救护协议。

  第三十八条 已发生的安全事故得到了严肃查处,并落实到位。

四、矿并用工管理

  第三十九条 矿井有专业学校毕业或经过法定授权单位培训合格的技术负责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瓦斯检验工、井下放炮工、井下电钳工、安全检查员、主提升机司机、采煤机司机)全部持证上岗,其它从事生产人员按《规程》规定进行了培训。

  第四十条 煤矿用工已报当地劳动保障、公安部门备案。煤矿从业人员与企业签定了劳动合同。没有使用女工从事井下劳动。

  第四十一条 煤矿企业为井下作业人员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了保险费。

五、矿业秩序与资源利用

  第四十二条 矿井有经国土资源部门认可的可开发利用的煤炭保有储量和资源量。

  第四十三条 矿井按照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同意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资源回收率不低于50%;按照规定堆放矿产品和汗石,未非法占用土地。

  第四十四条 矿井在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内开采,没有资源矛盾纠纷和越层越界开采行为。

  第四十五条 矿山没有以承包形式或未经批准非法转让采矿权的违法行为。

六、环保要求

  第四十六条 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没有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已破坏的采取了恢复措施;小煤矿不得开采高硫、高灰煤炭。

安徽省煤炭工业局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安徽省环境保护局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OO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